香港又多了一所新大学?!!
留学生活
2020-12-14

今天学姐一打开朋友圈就刷到有同学发现香港多了一个前所未闻的“香港都会大学”

 

 

看来还是有人不知道这个神秘“都大”的来历!其实这不是什么新学校,是香港公开大学重新命名为香港都会大学(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啦,也就是说你们的OUHK已成历史,取而代之的就是MUHK!

 

当时消息一出,就成为了全城热点,有校友就吐槽:“竟然有一种刚毕业学校就没了的感觉😑”,也有人觉得“都大”实在有点难听,连英文缩写“MU”也跟英超球队“曼联”撞名😂

 

 

据说这次改名的原因是,本地乃至海外仍有人会误解香港公开大学只提供远程教育或兼读课程,对毕业生求职及参与研究,或学术交流的教职员带来不便,所以校方其实在两年前就已经有了更改校名的计划。

 

而今次落实行动,前前后后收集了1100个新校名建议,经过多轮选拔才最终确定了“香港都会大学”,学姐对比一下各位网友的校名投稿,觉得“都大”已经算好了,知足吧🙂,不然还差一点就变成了“淘大”、“香大”...

 

网友投稿:

No.1:“因为不想公众误解只提供遥距教育而计划改名的公开大学”

简称“因大”,没开玩笑!目标明确,很接地气!还顺便挑战一下中国最长大学校名纪录🙂

 

No.2:“香港有工开大学”

毕业最怕失业,而现在有了“有工开”大学,再也不用怕,一定有工开,大吉又大利!

ps:有工开=有工作

 

 

No.3:“香港鲸鱼大学(King University)”

以后有人问“你读什么大学?”,只要回答“我读KingU啦~”,就显得霸气十足,吹牛专用!

 

No.4:“中国香城大学”

必须香!

 

No.5:“香城鱼京大学”

就单纯觉得楼上的香城和KingU都还蛮好听的,就随便做了点修改。不过,是不是也太随便了一点?

 

No.6:“香港何文田大学”

就好像中小学那样,长沙湾中学、大浦官立小学之类的,学校在什么地方就叫什么名字,自带导航功能~

 

No.7:“开大公学”

只调了一下字的顺序,整个level就提高了不少,显得更高级,更典雅!

 

只不过看起来不那么像一所大学...

 

No.8:“淘宝大学”

上学就好像去寻宝,听起来就十分有趣!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马云爸爸开的...

 

No.9:“内循环大学Closed Circle U”

读完回到大学里打工,自己的毕业生自己聘用,学校不怕招不到人,学生不怕没工作,一举两得!

 

No.10:“改革开放大学”

Open U也可以翻译成“改革开放大学”,纪念1978年引入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是祖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想想将来在改革开放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有多自豪!

 

不单是香港公开大学一度为校名头痛,香港其他学校在改名字的时候也曾经历一波三折!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也是千挑万选之后才有了你们今天的CUHK,当年有人提出命名为“中华大学”、“华英大学”、“逸仙大学”、“华夏大学”、“沙田大学”等等,但始终还是中文大学能够传达那种将中国文化的境界溶合到各学科的含义

 

相比之下,香港浸会大学就比较简单粗暴,因为最早是美国基督教浸信会资助的,所以它的名字就叫浸会。

 

而本次香港公开大学之所以最后选择了“香港都会大学”这个名字,是因为该校名能反映学校位处“国际都会香港”,且较为中性,不仅能突出大学文理商课程兼备,也令学校未来发展不受校名所局限。

 

不过目前也只是校董会通过了新校名建议,实际还须立法会通过大学条例的程序,才可正式使用。初步估计最快数月,最长约一年内,且将设校名更新过渡期,届时教职员卡片及文件上,会注明学校原称为「公开大学」。

 

对于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之后也可以向学校申请文件,证明“香港都会大学”等同于“香港公开大学”

 

稍后学校还会举办比赛收集新校徽建议,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意一下啦,万一你们新奇百趣的想法被采用了呢哈哈~~

 

 

不知道大家对“都大”这个新名字怎么看呢?学姐倒是觉得这个新校名还挺好的,毕竟是“香港都(dou)会大学”,干啥啥都会,考的都做对!这难道不也是大家的心声吗😁?

关于留学的一切都在这里

联系我们

内地总部
深圳市福田区天安科技创业园B座
400-632-8005
香港总部
香港荃湾杨屋道8号如心广场19楼
+852 62302196
最新资讯 留学干货一手掌握
你还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我们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