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2020年末,关于香港大家会想起什么呢?Jerry觉得今年香港大事件分别是,第一波疫情、第二波疫情、第三波疫情和第四波疫情……

图:香港01
反观深圳的疫情,数据可谓一马平川。

图:深圳卫健委
究竟香港出现什么问题了呢?前日,袁国勇教授出来分析了目前香港防疫措施的漏洞,并表示希望港府可以学习内地的防控办法。
追踪患者速度跑輸病毒
袁国勇教授,分析了香港之所以比内地防控做得差,达不到‘清零’的原因。他指出内地对于病毒追踪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内地会追踪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防控至少比香港走前一两步。

图:香港01
香港现在的追踪工作不够快,且欠缺效率。如果不用大量人力、物力追踪,疫情就会从这些漏洞散开。
只要在这里检查漏掉了2.5%的患者,再加上依附在冷藏食品上的病毒,就可以再次出现社区传播。
而港府早前推出的‘安心出行’App,也因为下载量只有40万,占香港人口的比例低,市民参与度不高而被批评无法有效追踪市民轨迹。

图:香港01
袁国勇建议,如果想要加强加快追踪能力,就要安排至少一万名纪律部队人员帮助。
全民检测被指无效
香港在第三波疫情时,推出自愿性全民检测的计划。尽管是这样第四波疫情还是来到了大家的眼前。
袁国勇表示,并非完全反对全民检测,而是在防控境外输入没有做到‘滴水不漏’的时候,本地疫情就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可能每隔一、两个月就要再重新全民检测。

图:香港01
他又以上海为例子,当地出现本地新冠疫情个案,并没有开展全民检测,反而仅靠8万个测试以及追踪工作就可以把疫情控制得好。

图:香港01
在香港追踪病人、密切接触者等人员的速度慢,再加上之前没有对境外回港人员进行严格的防控,导致就算有全民检测,也不能控制疫情。
防疫疲劳,香港人:累了
经历过一波又一波疫情的香港市民,似乎已经开始出现抗疫疲劳了。那么现在就来总结一下,这一年里香港抗疫的迷惑行为吧!
比如自助取样检测却回收到无效样本……
图:香港经济日报
也有带着隔离手带出家门打球的兄妹……

图:网络
‘staycation’ 30人挤在同一个酒店房办万圣节派对的年轻男女们……

图:网络
跟‘staycation’同住一个酒店且会偷走的隔离人员……
图:香港01
还有把洗洁精倒进马桶防疫的市民……

图:网络
进厕所需要戴口罩的防疫方法……
图:香港电台
在疫情中开演唱会的……

图:香港01
第四波疫情的跳舞群组,也是街知巷闻。

图:网络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能理解在这一年里香港疫情清零真的太不容易了呢。
就连在2003年担任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的议员梁家骝认为,现在定下的清零目标不现实。因为全球已经出现大量感染,亦有大量无症状感染者会传播病毒。清零好像对于香港是天马行空的事。
朋友们,这一年在香港,你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