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周超31万人确诊!在港留学生该如何自救?被迫学会了各种生存技能
留学生活
2022-03-11


今天(3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香港单日新增确诊37,529人,近一周的确诊人数312,384人,总确诊人数达更是达到了427,978人!


疫情下,香港留学生不仅要抢各类药品,还被迫更新了各种生存技能,从防疫到抗疫一条龙技能点亮👇

图源:自己做的


拼人品抢免费检测包


抗原检测包原本是为了缓解医疗压力,然而,现在检测包也是一包难求!


最近好多小伙伴反馈凌晨六点就整装出发去港铁站排队领检测包,结果还是显示“已派完”



抢不到免费的,很多同学想着不行自费买吧,毕竟检测重要啊...结果价格翻倍不说,竟然还有人干起了售假的生意??!



据媒体报道,有药房把原价450HKD一盒的测试套装标价1200HKD卖出,不仅如此,店内售卖的一些检测试剂根本不在政府的指定范围内!



呼吸专家梁子超就表示:哪怕是政府测试过的试剂,都未必准确,更不用说这些未经评估的品牌了!所以即使大家抢购测试包心切,也一定要选择政府指定品牌购买啊。


拼手速抢连花清瘟


最近,全港的人都在找连花清瘟...起初听说原价28HKD的连花清瘟胶囊被炒到100HKD一盒,Holy心中就只有四个字👇


不过查询后发现,在2020年疫情初期,连花清瘟就一度成为抢手货。钟南山院士当时曾透露:使用连花清瘟进行治疗的284名病人康复率达到了91.5%。



所以说,连花清瘟走红也是有理有据的,备着一点总归是有备无患嘛...



拼心态自测自检


来港之前我是万万没有想到啊,竟然还要经历给自己做核酸这一遭...目前,香港不论是地铁站派发还是商场售卖的快速抗原测试套装,大都是以鼻腔拭子做检测。很多小伙伴可能还没有接触过这种检疫手段,这里就给大家小小科普一下~



首先在使用快速测试套装之前,我们要确保自己双手彻底清洁,尽量在无人的通风处进行采样。采样检测的过程总共分成四步进行👇


1. 将采样棒伸入鼻腔2.5厘米左右,沿鼻腔内壁打5个大圈,这里要注意了!是至少打5个大圈,要尽可能多地取样,并在另一鼻腔重复同样动作。


2. 将采样棒放进测试液的小瓶,搅动 20 次。


3. 将3滴测试溶液滴入检测棒。


4. 等候20分钟即可直接读取结果,需要注意结果必须在25分钟内读取哦,否则会失效。


如果检测棒上C区显示一条线,即为阴性结果;而C区及T区各显示一条线,即共有两条线,则为阳性结果。如果C区无线的话,不论T区有没有线,都属结果无效,须重新检测。


自己捅鼻子验结果,阴性也就算了,一旦查出阳性该怎么办?打卫生署电话暂时无人接听,去医院诊所怕传染,居家等待又实在胆战心惊,实在是太!难!了!啊!


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有网友对自我检测的初阳患者献计献策,熟练得让人心酸...



针对最新得到的反馈以及各项报道,这里也给大家梳理了一旦自我检测初阳后常见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措施↓


自我检测呈阳性要去医院吗?

由于快速抗原检测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成为确诊新冠的依据,大家一旦自我检测呈阳性后还是尽量先留在家里,让亲友帮忙提交深喉唾液样本测试包。


如果复检仍旧显示阳性,才会被认定是阳性/初步阳性,然后根据风险评估送往医院或者社区隔离。


初阳患者出现其他症状怎么办?

检测出初阳,并且在家等候期间出现其他轻微症状的同学,可以打电话给电医管局热线1836115查询医疗建议。


此外,香港医管局还设立了七间指定诊所,为疫情症状较为轻微的患者提供服务。诊所的营业时间是每天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中午一点至两点休息,有需要去诊所的同学一定要提前电话预约名额再前往。



什么情况需要电话紧急求助?

以上提到的措施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但如果在家等候安排期间出现了例如续38℃及以上的高温,呼吸急促、心悸、心胸痛等严重症状,就需要拨打999热线,香港当局会尽快安排救护车护送前往医院。



阳性患者在家等候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在测试出阳性之后的等候时间里,阳性患者一定要经常清洁双手,注意卫生。如果有和其他人一起居住的同学,最好尽量避免和他人接触,同时减少外出。


万不得已必须要出门就诊的小伙伴,最好选择点对点的交通工具。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注意事项,在测试初阳后的等候期间,一些网传亲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尝试,比如多喝水多休息,吃连花清瘟,喝柠檬水等等。



随着香港疫情的严重,内地也派出了很多专家及医护人员一同抗疫,希望香港疫情早日稳定下来,让大家早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






关于留学的一切都在这里

联系我们

内地总部
深圳市福田区天安科技创业园B座
400-632-8005
香港总部
香港荃湾杨屋道8号如心广场19楼
+852 62302196
最新资讯 留学干货一手掌握
你还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我们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