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 香不香港
最近,香港教育局向立法会财委会递交的特别会议文件,当中就披露了香港八大高校自费课程的盈余。烧麦看了一下,竟然产生了一种港校赚的钱都是来自留学生的错觉(才怪)。
港校的学费可是堪比一支“潜力股”,特别是今年香港授课型研究生学费又双叒涨啦!以最受留学生欢迎的港校商科为例,今年5所港校的商科无一例外地涨!涨!涨!
(图源留不留学)
不止是新生,不少已经毕业的小伙伴相信也有这种被港校学费支配的恐惧。每当这个时候,可能大家的内心都是发出了灵魂拷问:授课型硕士学费每年都在涨,港校是不是真的赚翻了?哪个学校赚得最多?
最近,香港教育局向立法会财委会递交的特别会议文件,当中就披露了香港八大高校旗下自资课程的盈余数字。想知道哪个香港高校吸金能力最强?下面我们直接上图↓
可以看出,中大的赚钱能力最为强劲,17-18年度学校总盈余为16亿2000万港币。紧跟随后的是港大,上年度学校总盈余为13亿9100万元。而科大、城大、理工、浸会分别也有上亿港币的盈余。
剩下的教大和岭南似乎被拉开了距离,岭南甚至在上一年度录得学校亏损。
值得留意的是,16-17年度的时候香港八大院校收入都有录得亏损的情况。而在这两年里面,香港院校的营收都有很明显的增长,看来港校这两年的吸金能力真的很强~(但是心疼一波留学生们的钱包)
辣么,高校有多少盈余是跟我们(的学费)有关呢?下面烧麦就要先跟大家科普一哈香港高校的收入来源。
其实,香港高校每年都会发布学校年报(官网上就有),里面有很详细的列出学校的收入来源。一般来说,香港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政府拨款、学费及其他收费、利息及投资收益、外界捐助,以及其他收入。其实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政府拨款。
(数据源自香港中文大学)
这些收入来源里面,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学费及其他收费”。在这部分收入里面,香港留学生是贡献得最多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香港八大院校在自费课程的学费又有多少盈余呢?
在自费课程学费方面,则是由港大夺得吸金能力“一哥”位置,中大、城大分别位于第2、3名。除了港大外,其他7所港校的自资课程的盈余都增加了不少。
跟去年相比,科大、理工的吸金能力十分突出。特别是理工,从16/17学年的亏损3400万直接翻了接近3倍,17/18学年盈余8400万,成功由亏损转为盈余!
弱弱问一句,去年理工小伙伴们的学费是不是嗖嗖嗖地飙升呢?
总的来说,自费课程的收入在学校盈余中占的比例真的很大。举个栗子,岭南如果不是17/18学年自费课程的吸金能力比上一年度翻了接近5倍,辣么学校的亏损将会更多。
而人艰不拆的是,授课型研究生的学费在自费课程中占了大部分,相当于我们为学校的盈余出了不少力!
烧麦感叹一句,港校的学费真的很贵啊。可是来香港留学,就能让你享受一年沉浸式泡馆的体验,分分钟已经值回学费啦~
所以小伙伴们赶快来扫码咨询吧☟
>>最新阅读推荐
长按扫码,获取更多留学服务☟☟☟
留学申请正在火热进行中,添加小助手微信Meeeercury进入留学申请互助群。除此之外,我们还精心为你准备了留学资讯与干货,留言可直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