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病毒不断向世界各地蔓延,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的封关、停航,使即将开学的留学生们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各国本来应该同舟共济打好这场战役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不是协助,而是可怕的歧视。
近日,一名在谢菲尔德读硕士的中国留学生就因带了口罩,遭到路人的谩骂以及人身攻击。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海外多地都出现了多起借着这次疫情的名义,去做出一些针对华人的歧视性事件。
在德国柏林米特区,一名23岁来自中国的学生,遭到两名不明女子的袭击,向她吐口水、撕扯头发、殴打并踢了她。这两个肇事者还当街喊出“中国病毒”等一系列带有侮辱性的词语。

德国的《明镜》周刊还使用了“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制造” 作为封面,使更多人对中国面孔有了更深的成见。

而在澳洲墨尔本City的一辆电车上,一位戴着口罩的华人,被后来上车的一群青年连推带搡,打下了电车!
澳洲的两家媒体报纸Herald Sun和Daily Telegrph也都使用了带有种族歧视性的标题。
“China Kids Stay home”
“Chinese Virus Pandamonium”


连小孩子也逃不过伤害,居住在加拿大的药剂师Nadia Alam说自己的儿子因为有一半的中国血统,前两天被其他孩子堵在角落,想给他“测试”到底有没有带病毒。

这些被曝光出来的事件仍是少数,而多数的同胞们只能默默忍受着来自众人奇异的眼光。
有海外留学生也在社交媒体上反映,最近这段时间确实能够感受到周边的变化,当然会遇到友好的一面,但也遭到了更多不善的对待,当你以中国人的面孔出现在公众场所,大家都会对你避而远之,仿佛觉得你就是一个病毒。

在经受了种种歧视言论后,海外社交媒体推特上发起了“IamNotAVirus”(我不是病毒)的话题,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戴口罩不是意味着我们有病,我们只是在保护你们不要生病”

“病毒不会歧视,但人会”

而其中部分华人用不同语言写着“我不是病毒”,来反对这次的种族歧视,更是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疯牛病、禽流感以及猪流感都起源于欧洲,但从来都没有人像这样歧视过欧洲人!”
“我是中国人,但我不是病毒。”
“病毒没有国界,是冠状病毒在伤害中国人,而不是中国人在威胁大家。”
的确,在可怕的疫情面前谁不是受害者?众志成城才是全球人民唯一正确的选择。
同样是在海外,却有这么一群人用行动在为中国加油打气,德国埃森市伯乐高级文理中学的学生合唱中文歌《让世界充满爱》为武汉加油。

阿联酉、迪拜高塔亮起中国国旗,打出“武汉加油”的标语,满满的正能量。
相信很多人在面对人身攻击的时候,都会感到十分气愤和无助,但其实,有一部分外国人并不是出于本心,他们可能是受到了某些不良媒体的煽动,是对于疫情感到害怕,或者他们对于疫情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从而发表了不当的言论。
因此中国大使馆也提醒各位,如果你遇到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尽可能不跟他们发生冲突,妥善应对,确保自身安全。

无可否认,这次病毒的源头确实是中国,但我们也应该知道疫情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面对歧视,保持冷静理智才是当前最正确的做法。
但学姐还是要提醒各位留学生们,如果你遇到任何可能会伤害到你的行为,记得要向当地政府、警方或者中国大使馆求助。
英国留学生
◆ 英国报警、急救电话:999
◆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 10 12308或+86 10 59913991
◆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电话:+44 20 74368294
◆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电话:+44 161 2248986
◆ 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电话:+44 131 3374449
◆ 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电话:+44 7895306461
澳洲留学生
◆ 澳大利亚报警、急救电话:000
◆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 10 12308或+86 10 59913991
◆ 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02 6228 3948
◆ 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处 +02 6286 4351
◆ 驻悉尼总领馆 +02 9550 5519
◆ 驻墨尔本总领馆 +0417 114 584
◆ 驻珀斯总领馆 +0416 132 339
◆ 驻布里斯班总领馆 +0406 318 178
◆ 驻阿德莱德总领馆 +0423 680 789
